IF钢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深冲钢板之一,具有低屈强比、高伸长率、非时效性、高应变硬化指数(n值)和高塑性应变比(r值)等优异性能而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其良好的深冲性能源于它具有较强的再结晶γ纤维织构(ND//)和较弱的α纤维织构(RD//)[3-5]。
连续退火因其退火周期短、生产率高、成品带钢表面质量好等优点而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再结晶退火是IF深冲钢板热处理的最终环节,直接关系到再结晶织构的强弱,因此,IF钢冷轧织构与再结晶织构的形成以及相互转化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实验材料选用工业生产Ti-IF钢冷轧板,冷轧板厚0.8mm(冷轧压下率80%),其化学成分见表1。根据IF钢在连续退火冷却过程无特殊要求的特点,实验设计只是针对保温段温度、时间进行研究。另外,由于连续退火工艺其加热温度高,在加热段就已经完成再结晶过程,为了研究再结晶织构与时间和温度的关系,故选取实验温度要比实际连续退火温度低。在保温时间为30s,选取实验温度(T)为570、600、630、660、690、720、750和780℃。另外,为了研究保温时间(t)对再结晶的影响规律,在630℃还进行保温时间(t)为10、20、40、50、70和90s的试验,保温后直接淬火到室温。
表1 实验用Ti-IF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