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本处资料由网站机器人自动采集自各大行业站的新闻资讯,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QQ:664265069),我们会及时删除你认为侵权的文章
广告位招租,广告代号:search

您现在的位置> 冶金.电石

记恩菲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开发和推广项目组


2010年9月1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在一阵欢快的乐曲声中,中国恩菲技术有限公司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开发和推广项目组组长李东波从国资委领导手中接过了 中央企业红旗班组标杆 的奖杯,频频闪动的镁光灯,仿佛映出了这支 创新团队 一段不寻常的斑斓之路。

从青海到云南,从内蒙到江西,一条有色之龙喷薄而发。横亘在祖国大江南北的山水,见证着中国冶金史上的这一场颠覆性的革命。

从繁华都市到乡间田野,从总部到项目现场,从技术中心到每一个恩菲氧气底吹人,这支创新团队正吹响嘹亮的号角,创造着奇迹。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在世界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无碳熔炼,与此同时,在铅冶炼项目中,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0万吨。这种技术的出现让我国单向引进重化工技术的历史即将终结,而这项技术 落户 发达国家也将指日可待,目前,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已在全国35家铜、铅冶炼厂应用,其中已建成投产16家。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这是一种氧气底吹发明者的高瞻远瞩,但更是企业发展号角中所有恩菲人共奏的和弦;这是一种面对新的历史机遇不言放弃的精神,但更是国家大发展环境下恩菲人的共同选择;这是一种执着于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文化理念,但更是沐浴在恩菲文化阳光之下氧气底吹人创新精神的爆发!

开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

促进冶金行业节能减排

我国铅冶炼行业长期采用传统烧结炼铅工艺,不仅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并且严重危害操作工人和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我国曾经引进国外铅冶炼技术,但应用不成功。同样,我国不仅是产铜大国,而且是炼铜大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鼓风炉法炼铜,西汉时用铁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铜。在世界冶金历史的长河中,我国曾占有一席之地,甚至一度领先,但现代工艺却止步不前,只能依靠国外技术,由于国外技术投资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着我国铜冶炼生产的发展。

为彻底改变我国生产技术落后状况,作为中国有色冶金技术发展的领头羊,中国恩菲技术有限公司(原中国有色设计研究总院)决定成立技术攻关项目组展开集中研发。中国恩菲氧气底吹熔炼技术的首席专家李东波和他的团队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半工业和工业试验,发明了氧气底吹熔炼技术,继而完成了工业化装置的开发设计,最终成功将氧气底吹熔炼技术运用于工业生产,使得我国铜、铅冶炼技术一举迈入国际先进水平。

项目组发明的具有环保好、能耗低、投资省、生产成本低、操作控制简单等优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和优于国外同类技术,在国内获得迅速推广,创造了中国冶金史上史无前例的奇迹。

在有色行业,有人说环保是把双刃剑,既是 紧箍咒 ,又是 生死符 。而恩菲的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则破解了这道 生死符 。在铅冶炼方面,该发明采用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取代传统烧结炼铅工艺,彻底解决了长期困扰冶炼生产的二氧化硫烟气和烟尘的污染问题,同时能耗较传统烧结机流程下降50%,按氧气底吹炼铅项目目前在国内形成的250万吨产能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0万吨,每年可节省冶金焦炭50万吨。在铜冶炼方面,该发明打破了国外铜冶炼技术长期垄断的局面,在世界炼铜工艺上第一次实现了真正意义的无碳熔炼。

开拓创新之路无止境

占领冶金技术最高峰

第一代工艺开发成功后,秉承着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 的理念,李东波和他的团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向着更低能耗、更高环保的方向迈进。这种以文化引领的姿态,折射着这支创新团队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责任担当。

项目组相继开发出第二代、第三代氧气底吹炼铅技术。新的炼铅技术采用熔融还原取代鼓风炉熔炼,环保指标和能耗指标远远优于国家现行标准,其中吨铅焦(煤)耗比第一代技术又降低100公斤。目前,第二代氧气底吹炼铅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工业生产;第三代氧气底吹炼铅技术项目正在建设中,预计2010年12月投产。与此同时,单系列铅冶炼装置产能也从6 8万吨/年扩大到18 20万吨/年,现正在为一家国外项目研制28 30万吨/年装置。

项目组开发的第二代氧气底吹炼铜技术不仅使单系列铜冶炼装置产能达到20万吨/年,而最新发明的连续吹炼技术替代转炉可彻底解决转炉吹炼带来的低空污染问题,该技术已获得国家863计划立项支持,目前正在实施。

项目组发明的这些新技术使我国水平从国际先进提升到了国际领先水平。目前正在和一些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交流,我国单向引进重化工技术的历史宣告终结。氧气底吹熔炼技术 落户 发达国家指日可待。

[next]

核心技术打造品牌项目

文化传承支撑辉煌荣耀

在这个发明稀缺的时代,无碳炼铜、低能耗、自主创新、国际领先,这四个关键词的组合看似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技术创造,但中国恩菲的创新团队用他们的激情和奋斗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为加大技术推广应用力度,项目组积极开展总承包工作,以 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着力打造中国恩菲EPC品牌项目 为工作目标,李东波带领着他的团队,把质量进度费用三大控制理念贯彻到每一个工作环节中,团队成员深深感觉到,通过做EPC项目,对专业知识钻研得更深了,设计思路更开阔了,各专业之间的相互沟通更紧密了,大家的业务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项目组团队依托技术优势,年平均同时运作6个EPC总承包项目,这些项目的工期大都要求都在13个月以内,团队成员发扬敢打硬仗,连续作战的拼搏精神,每天加班加点,有的员工甚至通宵达旦工作。许多到中国恩菲联系工作的业主方人员看到我们的工作状态后,都为之感动。近5年来,项目组共完成氧气底吹熔炼项目施工图设计图纸50000张甲1,完成产值20亿元。

到目前为止,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已在全国35家铜、铅冶炼厂应用,其中已建成投产16家。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已将该技术应用到印度越南等国。氧气底吹熔炼技术研发成功为我国有色冶炼行业完成 十一五 节能减排目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

一组荣誉记载下了他们的汗水与执着:2003年,项目组发明的氧气底吹熔炼技术获得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2004年,项目组发明的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及生产装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7年,项目组发明的氧气底吹熔炼技术获得了中国矿业国际合作最佳技术创新奖;2009年,项目组总承包第一个氧气底吹熔炼项目 济源金利铅冶炼项目经过质保期生产考验,荣获中国勘察协会优秀总承包项目银钥匙奖;2010年,项目组发明的氧气底吹熔炼技术获得了中国专利优秀奖。

在这些辉煌荣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精神传承。近60年来,恩菲人特有的敬业和奉献的基因早已落地生根。从该项目组蹒跚起步到如今的昂首阔进,处处离不开中国恩菲领导们的关心与支持。中国恩菲董事长陆志方亲自参与了第一代氧气底吹技术及工业装置的发明和设计工作,担任公司领导以后,他仍然一直高度关注着这项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工作,为技术创新出谋划策。中国恩菲总经理伍绍辉在关键时期,主持成立技术推广小组,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加大了氧气底吹技术的推广力度。中国恩菲副总经理黄祥华是该技术团队最早的负责人,他为团队制定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为氧气底吹技术发展和市场推广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以老带小实现 传帮带

以人为本打造创新团队

人是要有点精神的。 这几年,李东波时常以这句话勉励大家。他明确提出 以创新推动发展,以人的发展带动事业的发展 团队精神,而这不仅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而是跳跃在每一位团队成员身上的活力细胞。

从耄耋之年的行业领军者,到初出茅庐的有色新生代,从市场、采购,到施工、设计,在这支创新团队中,他们始终坚守在各自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合力进取。

作为第一代底吹熔炼技术的发明人,设计大师蒋继穆一直担任着氧气底吹熔炼技术开发和推广项目组的技术总监工作;王忠实、王建铭两位高级顾问专家也始终关注氧气底吹技术的创新。他们为氧气底吹技术的发展出谋划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项目组年轻人居多,团队专业内部采用 老 带 小 的形式来实现技术传承。刘家楣、徐庆新、吕进珍、范慧中、常健平等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专家经验丰富,认真负责,他们耐心地指导年轻员工,使技术得以不断传承。

在创新团队中,有一位拼命三郎,人称 姚大侠 。作为设计经理,姚霞对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项目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倾注着她的心血。

王自忠,团队公认的 铁算盘 。他担任铅冶炼总承包项目的控制经理,他对项目成本精确核算,严格把关,为维护公司利益贡献力量。

索云峰,氧气底吹团队火冶专业的专业负责人,也是铅冶炼项目工艺设计团队的领头人。他在第二代、第三代铅冶炼技术的开发和底吹系统产能升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颜杰、李锋是氧气底吹铜工艺带头人,为该技术在铜项目的推广和创新作出了贡献。

赵海,铅冶炼项目组采购经理。他对工作认真负责,在采购工作中严把设备质量关,确保各项目采购的设备都能顺利通过投产检验。

徐长庆,项目团队进度控制师。也是公司最年轻的控制经理。他在工作中积极主动,立足项目,服务项目,在团队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韩东雷,项目组第一批接触客户的代表之一。他是项目组前期对外的形象窗口。他稳重持成,为项目组市场开拓作出了贡献。

武志强,铅冶炼项目组本部施工经理。他对工作一丝不苟,负责公司所有铅冶炼项目的本部施工管理工作。

高春兰,铅冶炼项目结构专业负责人,她工作勤恳踏实,在她的带领下,结构团队施工图设计从不拖期。

瞿颖,铅项目建筑专业的专业负责人,她勤奋努力,每一项任务都能出色地完成。

在奋斗的路途中,这支创新团队中的年轻队员也已破茧成蝶,索云峰、郝玉刚、袁胜利等人已担任部分铅冶炼项目的设计副经理,逐步参与技术管理。吴卫国、劳学竞、郑巍、卞海林、于德广、王丽华、李涛、林屹、李栋、李秀、娄可宾、肖经纬、张乐、马晓春、张磊、秦赢等已经成长为各专业的技术骨干。

在思想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方面,项目组采取多种形式让大家诚心沟通,交流心得。当成员出现困难时,大家给与关怀和支持,当内部在技术、管理等方面出现分歧时,项目组充分尊重每一个人的意见,针对具体情况召集会议,通过充分讨论协商解决问题,杜绝 一言堂 等现象。项目组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以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为方针,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做到安全生产宣传到位、隐患排查整治措施到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安全生产监管到位。

项目组严把质量关,各氧气底吹熔炼EPC项目现场均建立了HSE管理网络,完善HSE管理制度,在人力物力资金等方面予以充分保证,各成员牢固树立 为项目运作和管理提供健康安全的环境 的理念,确保了项目组运作的所有EPC项目从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

路漫漫其修远兮,自主创新之路永无止境。中国恩菲的创新团队正在秉承 以创新推动发展,以人的发展带动事业的发展 团队精神,续写着中国有色冶金新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