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引言
随着钢铁企业内部调整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新时期大型钢铁冶金企业的理念逐渐形成。新时期大型钢铁冶金企业可以从整体上满足连续化、紧凑化、资源综合利用、环境协调的要求,生产组织也更加简约,同时需要进行更加有效的生产调度,否则就会导致生产在错误的指导下进行,而处于混乱状态。
1新时期大型钢铁冶金企业的生产流程
新时期大型钢铁冶金企业规划主要以生产纯净钢薄板为主,铁水需经过脱硫、脱磷处理后进人转炉。转炉前工序主要工艺模式为:铁水脱硫预处理+铁水脱磷预处理;转炉后工序主要工艺模式为:RH(CAS)精炼+连铸。
经过核算,新时期大型钢铁冶金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及配置如下:4座机械搅拌脱硫站(rift) 2座脱磷转炉(DP) 3座脱碳转炉(DC) 3座RH精炼炉(RH)+1座双工位CAS精炼炉(CAS)+1座离线LF精炼炉(LF) 2台常规连铸机(CC)+1台薄板坯连铸机(CSP)。
由于每个工序都拥有多台设备,这就使得钢厂的生产要素调控更加复杂,所以正常的生产要以层流方式来组织。上、下工序匹配对应、动态有序的 层流 运行是高效的组织方式,一般不允许各并联物流之间有相互交叉、相互干扰。各生产线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确保了生产高速稳定地运行,从而可以保障全厂的物流畅通。
2仿真系统建立过程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2.1生产模式的选择由于新时期大型钢铁冶金企业车间内部工序多、设备多,所以在组织生产时有多种生产模式。但为了保障全企业内部各生产要素之间的组织畅通,无论哪种模式都应尽量采用层流方式来组织。在正常生产中,3座转炉应与后面的3台连铸机一一对应,即1#转炉对应l#常规连铸机,2#转炉对应2#常规连铸机,3#转炉对应CSP;在生产发生异常时,转炉与连铸机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应尽量不发生改变。
2.2钢种的选择由于新时期大型钢铁冶金企业拥有三条生产线,它们可以生产不同的钢种,所以根据企业的产品大纲选择每条生产线所要生产的钢种对于仿真系统的顺利运行也至关重要。在实际生产中,部分钢种的精炼方式可以采用RH或CAS,连铸方式可以采用CC或CSP,所以在仿真系统里应注意钢种精炼方式和连铸方式的选择。例如,整个钢铁冶金企业拥有1座CAS、2台CC和l台CSP,在仿真系统制定计划时最多只能有一种钢种的精炼方式选择CAS,最多一种钢种采用CSP生产,最多两种钢种采用CC生产。通过钢种的选择,经过计算,就可以确定生产此钢种时连铸机的浇铸周期。
2.3连铸机连浇炉数的确定为了减少转炉钢水的温度损失,转炉冶炼周期应相对固定。而生产不同钢种时连铸机的浇铸周期也不同,这样就可能造成转炉冶炼时间和连铸机生产时间不协调。在实际生产中,以连铸为中心是生产组织的基本原则,在充分发挥连铸工序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根据连铸、二次冶金、炼钢工序的约束条件,合理组织生产,优化生产钢种的工艺路径,使连铸机实现最大连浇。
二次精炼起到转炉 连铸之间衔接缓冲的作用,其处理周期必须小于转炉冶炼周期和连铸单炉浇铸周期,这样才能发挥二次精炼的缓冲作用,充分提高连铸机的连浇炉数。连铸机的最大连浇炉数Nmax可以由下式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