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技术经济指标评述之三
⑴.燃料比没有包括小块焦比,是统计的缺失.炼铁学理论上高炉燃料比是不可能低于414kg/t.按我国一些炼铁企业的风温、入炉矿品位、炉料质量、高炉操作水平(生铁含硅和CO2数值等)等条件的现状,是难以实现较低燃料比.
⑵.国内外炼铁届公认,高炉炼铁是以精料为基础.精料水平对炼铁指标的影响率在70%,高炉操作只占10%,管理水平占10%,设备运行状态占5%,外界因素(供应、动力、上下工序运行状态等)占5%.在高冶炼强度和高喷煤比条件下,焦炭质量对高炉的影响会在35%.所以,我们应高度贯注焦炭质量变化.购买低价低品位进口矿是要有个度.进行技术经济可行性研究后,可以找出个合理值.我们要科学评价使用低品位矿对生产成本和节能减排的影响.
⑶.炼铁届公认,大型高炉要有高质量的炉料,特别是高质量的焦炭保证.中就有明确的规定.我国现已拥有14座4000M?以上容积的高炉,对高质量焦炭的需求旺盛.我国是主焦煤短缺的国家,近年来进口焦煤是呈增长的趋势.根据我国资源的特点,建议我们不要再建设大于4000M?以上容积的高炉,避免出现进口焦煤,像进口铁矿石没有语话权的现象.同时,我们要研究好巨型高炉所需的技术条件有哪些?技术经济性如何?我们应采用的战略是什么?
⑷.2010年重点钢铁企业炼铁工序能耗与上年相比降低2.79kgce/t,燃料比下降1kg/t.这是在高炉入炉品位下降,焦炭灰份和硫份升高等不利因素条件下实现的,是我国高炉操作水平提高的体现.
2.4.转炉工序
表5 转炉工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