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要的基础工业部门,是发展国民经济与国防建设的物质基础。它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球团)、焦化、炼铁(、非高炉炼铁)、炼钢、轧钢、金属制品及辅料等生产工序。
随着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钢铁需求量日益增长,对钢材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资源条件的变化,生产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如:高炉炼铁技术。
炼铁,是将金属铁从含铁矿物中提炼出来的工艺过程,它主要有高炉法,直接还原法,熔融还原法,等离子法。其原理是矿石在特定的气氛中(还原物质CO、H2、C;适宜温度等)通过物化反应获取还原后的生铁。生铁除了少部分用于铸造外,绝大多数是作为炼钢原料。而其中,应用最为广泛,在炼铁生产中一直占主导地位,并向着大型化、自动化和高效率的方向发展。20世纪70年代中期高炉大型化达到了高峰。在操作技术上,通过改善入炉原料质量,提高热风温度和炉顶压力,采用喷吹技术,回收利用二次能源,从而达到高产、优质、低耗。目前,我国高炉炼铁生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高炉操作技术也进入成熟发展阶段。
1、热风温度结束多年徘徊进步较大
提高热风温度是高炉提高喷煤比、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的有效措施。提高风温的主要技术措施是:炉顶采用耐高温的硅砖,优化热风炉的砖体结构,选择合理的送风制度和维护制度,提高送风系统的耐高温性能和采用蓄热式燃烧技术等。热风炉型式也多样化,大高炉多用外燃式和内燃式,小高炉有用石球式热风炉,都有成功的实例,可实现高风温。我国在热风炉的设计、制造、施工、投产等方面均可实现国产化,只是在使用材质、结构设计、送风系统的保幛和送风操作制度等方面存在一些缺陷,需要加以改进。努力提高风温不但可以降低焦比,而且也是提高喷煤比的保证条件。
2、中心环节:喷煤取新进展
高炉喷煤是炼铁系统结构优化的中心环节,是国内外炼铁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提高喷煤比,不仅有效缓解我国主焦煤的短缺,降低炼铁生产成本,同时也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喷煤比的技术措施有:减少渣量、高风温、富氧和,提高质量(高转鼓强度,低灰分,要求热反应性能等),提高入炉原料强度,减少粉末入炉,提高高炉操作技术水平,提高炉料透气性,提高煤粉燃烧性能,满足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大于或等于2100℃,煤粉喷吹均匀稳定等。我国已经掌握了先进的喷煤技术,从喷煤设计、设备制造到安装和投产都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3、高炉燃料比不断下降
降低高炉炼铁燃料比是进步高炉利用系数的正确途径。降低燃料比的技术措施:提高水平,提高焦碳质量,高风温、脱湿鼓风,进步冶炼强度,进步煤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冶炼低硅铁和进步炉顶煤气压力等。
总体说来,我国高炉炼铁技术已达到国际水平,部分指标已是先进水平。即使在外界条件不断变化(特别是原燃料质量的波动)情况下,高炉生产仍能够实现稳定顺行,不出现大的失常现象,高炉生产的技术经济指标也处于良好状态。中国高炉高效化不断取得新进展,全国重点钢铁企业的燃料比、入炉焦比、休风率连年下降,高炉利用系数、热风温度得到不断提高,高炉寿命也在延长。不少企业高炉操作在贯彻 四稳一治 的方针,即稳定送风、装料、热制度、造渣制度,活跃炉缸,促进了我国高炉炼铁技术的发展。但企业间技术发展不平衡,部分企业二次能源回收量不足等,还需要更进一步进行技术开发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