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t/h锅炉高温过热器氧化皮形成剥离机理分析与综合治理(二)
2.2.3 氧化层剥离机理
高温蒸汽管内壁生成氧化膜是个自然的过程,在开始时膜形成很快,一旦膜形成后氧化便慢了,与时间呈抛物线关系。但在某些不利运行条件下,如超温(大于570℃)、温度压力波动等,金属表面的双层膜就会变成多层膜的结构,这时氧化和时间又变成直线关系,双层膜先是变成多层膜,再进一步发展成为多个多层膜的多层氧化层结构,然后便会发生剥离,FeO在低于570℃时不稳定,会分解为Fe3O4和Fe,亦易造成氧化层脱落。
氧化层剥离有两个主要条件:一是多层氧化层达到一定厚度(不锈钢0.1mm、铬钼钢0.2mm-0.5mm),二是温度变化频繁、幅度大、变化率高。过热器或再热器钢材的热胀系数一般在(16-20)×10-6/℃,而氧化铁的热胀系数一般在9.1×10-6/℃,由于热胀系数的差异,在氧化层达到一定厚度后,在温度发生变化尤其是剧烈或反复变化,氧化皮很容易从金属本体剥离,铬钼钢管的氧化皮内外层同时剥离,剥离厚度达0.2mm,而不锈钢只剥离0.05mm的外层。
2.3 2000t/h锅炉高温过热器爆管原因分析
2.3.1高温过热器氧化皮的形成原因
扬二电两台机组自调试投入运行后,锅炉存在三个主要问题:过热器减温喷水偏大、水冷壁及炉膛出口受热面的结焦及高过高再部分管屏超温。满负荷时过热器减温喷水量达250t/h(设计值仅为85.65t/h);仅仅运行两年时间,就已在#2机组首次爆管时发现大量氧化皮。理论和试验均表明汽侧氧化皮的厚度与温度、材料及运行时间关联,按此思路分析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