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火电脱硫亟需鞭催慢马
至目前为止,列入我省“十五”脱硫计划的七十家火电项目中,有三十四家尚未开工。
用电频频告急,火电项目纷纷上马,由此带来的二氧化硫排放问题也越来越严重。为减少二氧化硫危害,国家要求电厂新上项目必须上马烟气脱硫设施,老项目也要限期治理。然而由于投资较大,目前火电厂脱硫设施的建设、运营情况并不理想。
火电脱硫项目建设进度缓慢
记者了解到,离“十五”计划结束还有不到一年的时间,我省列入省及国家脱硫计划的70多个火电厂项目中,总共还有34个至今未开工。“目前脱硫项目建设进度最慢的就是这些火电厂。”省环保厅污控处有关人士坦言,列入省“十五”计划的脱硫项目共121项,其中火电厂有70多个;在37个至今尚未动工的项目中,34个都是火电厂,其中包括不久前被国家环保总局点名的望亭发电厂和徐州发电有限公司。
据介绍,火电厂是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大户”,占了总量的近50%。按省政府要求,到2005年底,全省“两控区”内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减少20%,其他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10%。然而记者了解到,2003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达124万吨,与2000年相比,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长了4万吨;虽然2004年的数据尚未统计出来,但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不会比上一年少。
二氧化硫污染危害不可小觑
据监测,随着用煤量的迅速增加,江苏二氧化硫排放量和酸雨发生率均呈增长趋势。目前已有徐州、无锡两座城市出现二氧化硫超标现象,而“九五”期间所有城市均在控制标准内;城市酸雨发生率也达到了三分之一,最严重的南通已超过60%,无锡、常州和南京等地紧随其后。
以无锡为例,近年来无锡地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在逐年上升,2002年比2001年上升2%,2003年比2002年上升3.5%,2004年比2003年上升27%,年均值达到0.074毫克/立方米,首次超过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硫的增多带来了酸雨的增多,去年该市酸雨的频率已超过30%,酸雨造成GDP的损失达3%。
而据毒理学专家介绍,过量吸入二氧化硫会对人体造成不小的伤害。慢性二氧化硫中毒,表现为长期小剂量接触空气中的二氧化硫,会导致嗅觉迟钝、慢性鼻炎、支气管炎、肺通气功能和免疫功能下降等。急性二氧化硫中毒可引起眼、鼻、黏膜刺激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肺水肿、窒息、昏迷甚至死亡。1952年伦敦持续4天的“烟雾事件”,曾使4000多人死于二氧化硫。
三大因素绊住企业治污建设
据了解,我省在火电厂上马脱硫项目上给予了不少经济优惠:脱硫电厂上网电价每度提高0.015元;环保厅还拿出专项资金补贴企业建设脱硫装置,去年已拿出5000万元,这些举措在全国都走在前列。
为何在如此优惠的政策扶持下,火电厂还是行动迟缓?“一是认识问题,二是资金问题,三是政策问题。”省环保厅污控处处长黄友璋认为,目前许多火电厂尚未意识到脱硫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且建设脱硫设施的投入也确实比较大,同时一些优惠政策还不够明朗和到位,这些都影响了火电厂上马脱硫设施的积极性。当然,最关键的还是资金。
污控处副处长徐学农给记者算了笔账,上马一个30万千瓦机组电力项目配套脱硫装置,差不多要1.2亿元,而且这钱花了并没有直接经济回报;另外,日常的运行费用也很高,处理1公斤二氧化硫的运行成本在3 5元,而目前企业缴纳的排污费每公斤仅6毛,因此,不少企业情愿“认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