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环保燃烧技术
过程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无烟解耦燃烧炉”可同时降低NOx和烟黑的排放,并使锅炉效率提高10%左右。
解耦燃烧的原理为:煤层首先在气化室缺氧的情况下燃烧,进行气化热解。还原性烟气通过半焦层进入主燃烧室时,在煤层半焦催化作用下,与燃烧产物NOX和NH3、CH4、C及CO反应生成N2、H2O和CO2,使NOX还原。另外,这一过程可通过半焦的吸附、扰混作用与后段充足的二次供风充分混合,使CO和烟黑燃尽,从而同时降低NOX、CO和烟黑的排放,实现解耦燃烧。
技术特点:
适于层状燃烧设备,运用该技术可设计出多种结构特点的锅炉,设备结构简单、实用,能适应较广泛的煤种;可用于传统层状燃烧炉和窑炉的改造,投入少,见效快;可同时降低NOX、CO和烟黑的排放,实现解耦燃烧;本技术为国内外唯一无催化、无还原剂条件下降低NOx的小型燃煤锅炉设备,可以减少排放NOx30%~40%左右;可降低CO排放约40倍,排烟林格曼黑度小于一;可降低灰尘排放,减少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锅炉效率提高10%左右。
专利、获奖和实际应用情况
“解耦燃烧技术及无烟燃煤炉”获得了2000年中国科学院技术发明一等奖;发明专利二项(正在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四项(正在申请一项);新国家《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小型炉NOx排放标准制定的依据;德国GTZ基金组织项目示范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