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本处资料由网站机器人自动采集自各大行业站的新闻资讯,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QQ:664265069),我们会及时删除你认为侵权的文章
广告位招租,广告代号:search

您现在的位置> 港务

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的油改电技术


轮胎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简称RTG Rub ber Tyred Gantry Crane)是集装箱堆场的主力作业设备,是影响集装箱作业效率及经济收益的关键因素,具有操作灵活、装卸效率高、工程投资少等特点。RTG传统动力由柴油发电机组供给,能量转换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柴油机气体排放、噪声、废油水泄漏,是集装箱堆场的主要污染源之一[1]。

RTG作业过程的主要能耗发生在抓取箱及定向往复移动中,占设备作业总能耗的90%以上。油改电技术旨在改变RTG抓取箱及往复移动过程中的供电方式,通过市政供电替代柴油发电机组(油改电),解决柴油发电机带来的高能耗、高成本、高污染、高噪声、维护量大等缺点。该技术是现阶段港口集装箱装卸领域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

1. RTG油改电改造原理及具体改造措施

1.1 RTG油改电的改造原理

RTG油改电技术改造通过在设备与市政供电系统之间增加1套供电系统,实现市电上机,替代原有柴油发电机组供电。市电与柴油发电机组具有系统转换功能,当设备进行堆取箱作业时,关闭机上柴油发电机组采用市政供电;当设备需要转场时,分离市政供电,采用发电车或机上柴油发电机组实现转场作业。常用的ERTG供电系统改造有刚性滑触线、高架滑触线和电缆卷筒3种。3种改造方式的前提均为不改变原有设备的功能性能,改造原理相同。

1.2 RTG油改电具体改造措施

(1)刚性滑触线 在相邻的RTG作业堆场结合部架设刚性滑触线安装立桩及刚性滑触线供电线路,市电由特殊设计的集电车从滑触线输送到RTG。集电车则通过柔性牵引装置在RTG牵引下沿滑触线移动,使RTG实现对供电线路内集装箱箱区的工作覆盖。转场作业时切断市电,改由柴油发电机组或发电车供电。此种改造方式采用大功率、具有自动断电功能的电力快速接头实现动力安全、快速切换,主要改造部位在RTG底部。常用的刚性滑触线布置方式有3种:单层4线布置、双层2+2布置及双层3+1布置,见图1。

(2)高架滑触线 通过在集装箱堆场设置大跨距支撑铁塔、悬挂双沟铜滑线并辅以张紧配重、防摆横担等措施实现供电线路架设。滑线导电器以RTG顶部主梁上的供电平台为支撑,在RTG牵引下沿铜滑线做往复运动。RTG作业时采用类似城市无轨电车的方式通过滑线导电器作为衔接环节从铜滑线获取电源。高架滑触线采用高架、悬臂外伸悬挂双沟铜滑线的布置方式使RTG作业时实现跨箱区作业而无需中途转场,由此可彻底摒弃柴油发电机组。由于采用高空架设供电线路,对高空滑触线架线技术、防摆技术、滑触线平整度保证技术等提出了较高要求。布置方式见图2。

(3)电缆卷筒 通过对堆场铺设面进行改造,在集装箱堆场边将电缆槽铺设在电缆卷筒行程的正下方。电缆通过电缆槽一端与RTG的整机供电回路连接,另一端连接至相应的市政电网。RTG作业时,电缆通过电缆卷筒的伺服机构,根据RTG行走的速度沿电缆槽实现收缆或放缆。转场作业时RTG行走到接电位置切断市电电源,将电缆全部盘卷后由柴油发电机组或发电车供电实现RTG的转场作业。电缆卷简及导向装置则需要根据RTG的现状安装在合适的位置。电缆卷筒需与设备保持同步,避免RTG运行过程中出现扯线、轧线等情况。电缆卷筒的安装高度及电压的选择也是影响电缆卷筒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点。

2. RTG油改电的关键技术

油改电的关键点在于设备如何能够实现安全供电、安全运行、安全操作以及安全转场等功能。不同的改造方式其各自的要求和侧重点不同,因此关键技术也相差甚远。目前,3种改造方式在国内港口都有成功应用的案例,其中电缆卷筒已广泛应用于各大港口及大型装卸设备中,属成熟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2.1刚性滑触线的关键技术

采用低空刚性滑触线架线技术,对集电器与滑触线之间的相对位置要求严格。其固定支架与滑触线之间的横向偏移不得超过 15mm,纵向偏移不得超过 20mm,对集电车的牵引技术要求较高,设备与刚性支架之间的距离必须能够保证实时监控,禁止发生碰撞,关键技术有:

(1)集电车采用轨道式、柔性牵引技术,行走轮、导向轮采用防水免维护、防坠落设计。确保集电车在设备误差允许范围内安全、可靠运行。

(2)基于超声波测距技术的自动纠偏与防碰撞安全装置,实现了大车行走的自动纠编或自动停机,精度可根据需要设定。

(3)大功率、自动断电功能的电力快速接头技术,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实现了动力的快速切换,为设备转场作业提供便利。

(4)箱区末端无电段设计,可强制断电,确保ERTG不会冲出箱区。

2.2高架滑触线的关键技术

高架滑触线采用双钩铜滑线大跨距、高空、柔性架设。受跨距及重力下垂等因素影响,铜滑线的摆动及平整度较难控制。此外,供电线路的防跑偏、防台、防雷功能也较为重要。该方法对高空滑触线架线技术、防摆技术、滑触线平整度保证技术及防跑偏功能等要求较高,关键技术有:

(1)集电器稳定性技术,保证供电系统能够承受RTG启动的大电流冲击。

(2)集电器防跑偏技术,集电器左右各有1m的摆动自由度,保证RTG在跑偏的状况下也能够可靠的供电,类似城市无轨电车的供电方式,确保了设备转场灵活。

(3)超高铜滑触线防雷、防台风、防大雨漏电安全保护技术,实现了设备安全供电,安全作业。

(4)长距离、大跨度铜滑触线平整度保证技术,采用吊线器均布和不等长安装的方式,使铜滑线基本保持水平,吊线器的间隔距离则不宜过长。

(5)大跨距、超高铜滑线防摆技术,采用端部设置配重横担,中部间隔设置防摇横担的方式减少滑触线高空摇摆。防摇横担确保了相邻滑触线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端部配重横担则能够使各滑触线的张紧力趋于相等。

3.供电方式综合性能分析

在部分进行油改电工作的港口中,深圳招商港务有限公司采用的是电缆卷筒式,青岛港采用的是刚性滑触线式,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公司则分别进行了电缆卷筒及高架滑触线的油改电工作[2]。通过工程实际运行,项目实施后,基本可实现尾气0排放,设备运行成本节约超过60%,噪声污染降低50%,并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故障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3]。不同改造方式具有自身特点,对3种改造方式的适用性及局限性具体分析见表1。

表1 供电方式综合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