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介绍了集装箱码头在信息化进程中,对加油站的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着重对以非接触式IC卡为信息识别载体的加油方式的应用进行了介绍,该系统投用以后,使集装箱码头实现对燃油的精细化、实时化控制。
关键词:集装箱码头 加油站管理系统 非接触式IC卡 应用
l .前言
北仑第二集装箱有限公司是一家大型的国际集装箱码头公司。公司内部设有一个加油站,负责公司内所需的燃油供给,如港内机动车辆、移动装卸设备和其他辅助用燃油等。加油服务形式为:油罐车现场加油服务(场桥、空叉、重叉等大型用油机械)和车辆进站加油服务两种。公司内用油设备近200多辆(台),相关的司机(操作员)有800余人。司机与设备没有相对固定,对加油的数据(车辆、人员、油量、时间等,但不涉及单价与金额),原先采用手工登记、统计和汇总,月底集中上报的模式,不仅效率低下,且管理难度也较大。随着公司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推进和企业资产管理系统的投用,管理层对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要求也与日俱增。为此,公司投入技术力量和资金对加油站实施了计算机管理。
2 .实施与应用
2.1系统网络布置
目前,社会营运性质的加油站普遍采用接触式IC卡控制系统来计费,虽然与集装箱码头的加油站管理需求有很大区别,但其网络通讯设计是十分接近的。
在设计网络时,首先对加油站内的两台双枪双油品加油机,分别安装四台卡机联动控制器。同时,控制器通过接口与加油机数控主板进行数据通讯,完成对加油机的数据采集与控制。而卡机联动控制器本身具有信息识别和人机对话功能,通过RS485通讯总线,与加油机通讯集成控制器连接。其次,对站外现场服务的加油数据,通过一个数据通讯接口来获得加油车的车载机内的加油数据(如图1)。
图1 加油机通讯集成控制器系统
加油机通讯集成控制器采用串行轮巡通讯方式与各个卡机联动控制器通讯。系统现场运行端PC机运行加油站管理系软件,通过RS232与集成控制器通讯。同时和系统远程管理端通过公司局域网,操作中心机房内服务器的数据库。
2.2信息载体与识别
对于被加油车辆(设备)、加油人员等信息的识别,采用非接触式IC卡的作为载体,原因有三点:1)较接触式IC卡相比,此类卡具有高可靠性(无磨损)、读取方式便利等优点。2)我公司每个员工已有的员工证就是这类IC卡,可以减少系统投入。3)以后需要以加油金额为记录时,可以利用卡的内部扇区存储相关数据。
对应每个IC卡的唯一序列号在数据库中进行定义。如对于被加油车辆(设备)的IC卡(简称 车卡 )指定归属部门、车牌编号、车型代码、适用泊品等信息。对被加油人员的IC卡(简称 人卡 )则指定姓名、所属部门、工号、允许所驶车型代码等。在加油前通过加油机上的卡机联动控制器所挂的IC卡读取器,读取序列号,并在后台进行查询和判断,以确认加油的合法性。
2.3站内加油模式
对于车辆进站加油的管理,采用了车辆司机自助加泊的方式,即:加油车辆驻车熄火 司机携员工证(人卡)下车 取下加油机上的移动式IC卡读取器 读取固定于车辆上的 车卡 和自己的 人卡 人机界面显示的部分信息,提示验证通过(系统允许加油) 摘枪加油 加油完毕后,挂枪驶离油站。系统形成一笔完整的加油记录,内容包括车辆信息、加油司机信息、起止时间、加油升数、油品等。
车卡 和 人卡 读取不分前后顺序,在联机模式下,通过系统运行的端PC机上的软件设定,可以选择两卡比对或不比对。当选择比对时,软件系统将对 车卡 和 人卡 信息相互验证。比如:王某所持的 人卡 允许所驾车型为C类,但 车卡 的车型代码信息显示为B类,两者不符,系统不给予加油指令并提示;选择不比对时,则只要两卡能在数据库中找到已登记的信息,则给予加油,系统脱机加油也是属于这种情况的。
2.4站外加油模式
加油车在港区内现场服务加油,无法做到有线的实时数据传输,只能在加油车的车载控制器中以脱机方式储存加油数据。
一般加油车都装有泵、阀和计量等装置,我们结合车载控制器的原理与结构,对加油车的附助设备进行改造,如加装脉冲流量计、电磁阀等。图2为车载控制器的结构图。
站外加油流程为:加油工用车载控制器的移动式IC读取 车卡 和 人卡 信息,确认合法性。验证通过后,系统提示允许加油,加油工通过控制按钮启动油泵和电磁阀(相当于提枪加油),油料输出,控制器接收流量计的脉冲计数,通过数码管同步显示加油量。加油结束后,加油工关闭相关按钮(相当于挂枪结束),热敏打印机自动打印本次加油记录信息。
由于车载控制器采用嵌入式CPU系统,虽然有较大的存储空间,但条件制约,无法对两卡信息进行相互验证和比对,只能根据车载控制器中是否有登记来确认合法性,并储存每笔加油信息(可以多达上万条),这与站内加油模式中的脱机方式是一致的。
加油车作业结束返回加油站,通过数据接口线下载加油记录到系统运行端的PC机,同时上传最新的两卡信息。
2.5系统维护
系统运行的前端PC机上的加油站管理软件具有实时监控各个加油枪、查询和统计报表等功能。系统的数据库安装在公司机房的服务器中,系统运行端PC机上没有数据库,如果局域网出现故障,系统可以将远程数据库转移到本地,待网络正常后再恢复,期间所有产生的记录会自动重新写人到远程数据库中。由于每笔加油记录的编号由各自的卡机联动(车载)控制器自动顺序给出,加油记录不会在数据库中重复登记。
系统运行端和远程管理端可以按不同权限可以对每笔加油数据的部分内容进行修改,可以登记加油站的每笔进油数据,并设定油料的比重等。 车卡 和 人卡 的管理(如增删、修改和挂失等)主要由远程管理端来完成,每次修改后,系统自动对卡机联动控制器内的信息进行更新,以保证脱机模式的准确性。
系统设置员工的上下班刷卡管理,并与每班的报表出具相关联,使每笔加油记录中包含当班加油工、加油车司机等信息,以明确相关职责。
在系统的应用层,考虑了多种非正常状态的应对情况,使系统更具有可操作性。
1)启用 应急卡 ,当 车卡 或 人卡 遗失或损坏时,临时使用 应急卡 给予加油,同时,系统会提示,要求一定权限的管理人员对此记录的信息进行修改和完善。
2)车载控制器内设计了控制旁路按钮,使车载设备故障时,也能保证加油工作完成。
3)对车载脉冲流量计的正负脉冲进行分离,减少了管路回油时产生的计量误差。
3 .结束语
系统投用近三个月来,达到预期效果。加油效率提高,集卡车没有出现排队加油现象(司机不用手工登记和签字,节省时间);加油站油品进出库帐目实时、准确;加强和规范了用油管理,杜绝了不正常的加油现象。
同时以公司资产管理系统(EAM)为平台,利用服务器中的加油数据,开发出企业所需的报表与数据分析,加大单机能耗的实时核算,实现企业对燃油的精细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