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中心,本处资料由网站机器人自动采集自各大行业站的新闻资讯,不存在任何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疑议请与我们联系(QQ:664265069),我们会及时删除你认为侵权的文章
广告位招租,广告代号:search

您现在的位置> 港务

智能化破解集装箱安全与效率矛盾


目前,从上海港驶往美国萨瓦纳港的集装箱船都安装了智能电子标签。

每年有大约46000艘海洋船舶将1100万个集装箱运往全球4000个港口,而只有不到5%的集装箱会受到检查。这显然是不能满足安全要求的。港口模拟实验表明,对集装箱的随机抽检率超过5%时,港口会有陷入瘫痪的可能性。

可见,对于贸易安全和效率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有效的信息化手段方可解决。

防恐要求集装箱智能化

集装箱港口码头信息化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制约集装箱运输的关键。然而,当前集装箱物流过程中,集装箱自身不载有信息,信息的传递还依赖于传统方式。集装箱的流向、流转和识别基本上还是处于人工、半人工状态。

近年来不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以及偷渡、走私问题,引起了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集装箱物流的安全。集装箱自身不载有信息,如果中途被非法打开,就会给安全运输带来隐患。2006年4月,美国华盛顿海关在西雅图一个集装箱码头抓获了隐藏在一个集装箱内的22名偷渡客。这批偷渡客是中途藏进集装箱的,如果集装箱拥有 安全锁 ,实时在线监控,偷渡就无机可趁。

现代集装箱物流迫切需要一种智能化系统,实时记录集装箱运输中的箱、货、流信息以及相关的安全信息,结合全球网络环境实现集装箱物流的全程实时在线监控,以提高集装箱物流全程的安全性,提升集装箱物流的整体水平。

解决之道:电子标签与电子箱封

集装箱电子标签与电子箱封技术是提升集装箱运输智能化的重要手段。集装箱电子标签标识集装箱本身基础信息,可提高整个运输链的自动化。而集装箱电子箱封代替现有集装箱铅封,可有效获知集装箱是否被打开的封俱。目前,电子标签与电子箱封技术已经在我国港口和航运中试点应用。

有了电子标签和电子箱封,就相当于给集装箱装上一把 电子锁 ,集装箱从工厂装箱点装好货物,到出发港口,再漂洋过海到达目的地港口,最后到达产品分销中心,每一个环节电子标签都会记录到达的时间、地点,而且集装箱的实时状态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手机网络和互联网查询。如果海关要开箱检查,属于合法开箱,同样会留下记录。但不法分子想要开箱偷货物,或者在箱内藏匿偷渡客或恐怖分子,电子箱封就会 报警 。

目前,行业内部分人士将电子标签等同于电子箱封。实际上,电子标签和电子箱封的应用区别在于电子标签重点反馈集装箱的箱信息,专注于集装箱自动化应用。而电子箱封重点反馈集装箱门开关信息,专注于集装箱运输安全。在安装方式与存储方式上,电子标签固定安装于集装箱上,且集装箱箱号、货物信息等不会被更改。而电子箱封可灵活安装于集装箱箱门处,可应用于所有的集装箱。

电子箱封可替代电子标签的作用,但鉴于电子箱封做不到每个集装箱的固定式安装,且电子标签相对电子箱封成本低廉、应用简便,因此电子标签仍然有发展前途。

相关标准正在积极制定

我国集装箱电子标签标准工作已经取得一定进展, 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草案已经完成, 内贸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正在制定中, 集装箱电子箱封 国家标准的草案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 集装箱物流供应链标签 国家标准已经完成申报。

目前,部水运科学研究院、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上海港、重庆港共同承担了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 集装箱电子标签技术开发及应用 ,对电子标签核心技术进行研发和应用,并制定相关标准。

电子标签和电子箱封在今后的运用中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如在运营模式上,谁来投资,如何实现营利;在管理模式上,如何实现标签数据管理,如何保障数据安全;另外,设备的可靠性、安装的位置等都需要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邓延洁

□链接

智能化:集装箱标准化发展趋势

业内专家分析我国集装箱标准化发展趋势认为,智能化、信息化是今后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达国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材料在集装箱行业的应用。特别是随着自动识别技术的成熟,利用RFID开展智能标准化研究并占领国际市场成为主要发达国家重要的集装箱标准化战略措施之一。

集装箱制造是一门融合机械、冶金、化工、木业、电子、计算机等行业为一体的综合性行业。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集装箱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的创新不断出现。利用新工艺,新材料替代传统的自然资源已经成为集装箱制造发展的新方向。而电子、信息、自动识别等新技术的成熟和推广应用,又为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伴随对于恐怖活动的日益关注,国际社会对于集装箱的安全性要求越来越强烈。仅仅依靠以前的机械式箱封已经很难防范恐怖行为和偷盗行为的发生。

因此,智能集装箱的概念已经得到了集装箱行业的普遍关注,部分大型企业也已经开始着手研究智能集装箱的有关技术问题和标准问题。

□案例

电子标签试航中美航线

集装箱物流实现全程在线监控

今年3月10日,首条从上海港驶往美国萨瓦纳港的集装箱电子标签航线开通,标志着中国在集装箱电子标签标准化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只要登录专业的集装箱电子标签网站,输入包裹单号,就可以查询到船名、航次、箱型、出场时间、卸船时间等信息。

自3月10日开航以来,从上海港至萨瓦纳港所有的集装箱都安装了电子标签,从萨瓦纳至上海港的部分集装箱安装电子标签。截至7月15日,两港间来往集装箱班轮24个航次,完成了3763.5个标准箱。

上海港从2001年起开展了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的研究。2005年12月3日,我国第一条装有电子标签的集装箱航线 浙海325 轮正式起航,完成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在上海至烟台 两港一航 运输线上真实环境下的应用,取得了第一手的现场工业性数据, 两港一航 示范线累计完成5294个标准箱。

2006年,为了进一步推动集装箱电子标签的应用和国际化、标准化,上海港务集团承担了 十一五 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现代服务业共性技术支撑体系与应用示范工程 中 现代港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 课题,其中基于电子标签的集装箱高效物流服务是课题重要内容之一。随后,上海港和美国萨瓦纳港建立了集装箱电子标签合作项目。双方和中海集团以及国内RFID技术公司,共同研制了基于智能电子标签的集装箱物流全程实时在线监控系统。课题组在2007年11月、12月和2008年1月在上港集团振东分公司码头和美国萨瓦纳港码头分别进行了三次 港到港 、 门到门 两种工艺流程的实船测试。2008年3月10日的开航仪式标志着采用新一代智能集装箱电子标签的中美集装箱运输示范航线正式开通,这是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的重要阶段成果。

上海港为中美航线建设了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中英文界面的网站(www.container-rfid.net),通过网站可以实时掌控装有智能电子标签的集装箱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物流和安全信息。输入需要查询的箱号,即可查询单箱情况,合法与非法开箱的时间和地点均能准确记录并在网站实时显示。

据悉,上海港中美航线所应用电子标签的成本是50元,可用10年。同时,电子标签可与原有的机械封条同时使用,不影响原有门封。工作人员可用便携式、手持式读写器以及固定式读写设备读取电子标签内的信息。

该项目的目标是在该航线上完成10000标准箱的实船运营,以此来总结经验,推进电子标签系统在集装箱运输上的广泛应用。在提高集装箱物流信息化水平的同时,保障货运安全、港口安全,乃至国土安全。